新闻和故事
战争期间 故事

乌克兰难民关于她在中国的生活:“这里的人都很善良”

由于俄罗斯武装入侵乌克兰,超过1600万乌克兰难民被迫背井离乡,到国外避难。更多时候,乌克兰人选择最近的移民国家,即波兰、罗马尼亚、斯洛伐克、捷克共和国、德国等。但也有一部分乌克兰人决定移居中国。前几年阿纳斯塔西娅·杜宾斯卡 (Anastasia Dubinska)在基辅学习和工作,度过平静的生活。对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,女孩和她的中国丈夫搬到沭阳附近的一个小镇。在这一次采访中,她谈到了 2 月 24 日上午,以及她如何适应在一个新国家的生活。

阿纳斯塔西娅的故事开始于最可怕的回忆——自从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起。敌对行动开始时她在基辅,因此她清楚地记得俄罗斯军队的进攻是如何发生的。

女孩回忆道:“2 月 24 日,我在爆炸声中醒来。我住在基辅州的鲍里斯波尔机场附近,该机场也遭到导弹袭击。当时很害怕。我记得那种“等待下一枚导弹将击中到你房屋” 的感觉。但是,幸运的是,我们能够及时离开并往乌克兰西部走,当时那边还是比较平静的”。

不久以后,这对夫妇搬到了罗马尼亚去,后来又搬到了中国。但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。为了合法进入丈夫的故乡,阿纳斯塔西娅不得不首先成为他正式的妻子。因此他们决定结婚,但没来得及办婚礼。

阿纳斯塔西娅分享道: “原来我们是在匆忙中做出的决定。当时我们在乌克兰,战争期间也不能登记结婚,国家单位只是给军人办理相应手续。后来我们到一个小镇去,在那里终于办理了结婚登记。除了签字意外什么庆祝活动都没有。我并没有穿婚纱,特别缺少那种欢乐的气氛。现在我们正在考虑在中国再一次举办一场真正的婚礼”。

她还补充她自己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庆祝这一场婚礼。但她猜测,办理一场中国传统的婚礼肯定与乌克兰的婚礼——那就是不一样。

她微笑着说:“我记得婚礼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。在这一天,所有的亲戚,甚至那些你可能不认识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。传统的中式婚礼有特别仪式。但具体与乌克兰式婚礼有何不同,我可能只有在我的婚礼上才会知道”。

女孩承认学习中文对她来说很不容易。但她很自信,将来一定能学会。

“众所周知,中国很大,汉语方言也很多。汉字真的很难。但我对汉字很感兴趣。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一种很酷的体验。有机会可以学习一门语言,还会在说汉语的语境中我的进步会很快的。毕竟,这里的每个人都会说汉语。”

虽然最初她和丈夫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的,但阿纳斯塔西娅的丈夫努力支持她心爱的人,有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说一些简单地汉语。

“现在我们可以用汉语谈论一些基本的话题。但复杂的话题就不会,需要一些时间学习。但我丈夫支持我,他甚至经常检查我写得作业。”

尽管困难重重,阿纳斯塔西娅还是在新的国家找到了一份工作。但她还是不愿意离开在乌克兰原来的工作,继续在线上与乌克兰的同事上班。

阿纳斯塔西娅说: “利用时差的优势我可以同时在两个国家工作。我仍然继续为乌克兰做出贡献,给同胞捐钱。但我在中国找到了的新的家。刚开始很难,因为需要办理工作签证。我这边有乌克兰的毕业证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,所以我被聘为一份正式的工作”。

她待在中国的期间内,阿纳斯塔西娅认真了解一些对中国文化和传统。

“当地人经常问我从哪里来。许多人出于某种原因相信我是来自俄罗斯的。真气死我了。我立即回答说我是来自乌克兰的。与此同时,我试图解释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区别,”阿纳斯塔西娅强调说。

在中国生活的主要优势中,在乌克兰人看来就是经济发展。

她很好奇地说: “在我看来,这边的经济很发达。国家很关心公民的生活。当然,外国人在这里可能有一段时间会比较困难。因为在中国的一切东西和服务是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。如商店的价格就是与当地人的收入对应。人们买得起他们所想要的东西”。

阿纳斯塔西娅特别关注中国人的心态。据她说,她经常遇到善良的人,她周围的中国人总是愿意帮助他人。

“其实,这里的人都非常善良。我记得我第一次出门时,我的滑板车没电了,在路人有人给我叫了一辆出租车,还替我交了钱。这些人都很热情, 随时愿意帮忙。”

另外,女孩特别指出了中国人对女性和家庭传统的态度。对中国人来说,家庭的问题应该是最重要,工作等的事情以后可以再谈。

她分享道: “我真的注意到他们真的很关心这里的女性。家庭中的一名妇女是最宝贵的人。她总是弱于男人,需要他人的照顾。没有丈夫同意的话,一个女人也不能去附近的城市,因为这对她可能很危险”。

女孩这样形容中国人:“中国人和乌克兰人的心态中发现了相似的特征。 我们都是热情好客的民族”。

“中国人和乌克兰人一样,都是非常好客的。他们愿意为朋友牺牲一切东西。在朋友家你可以留到深夜也没有关系。他们会给你准备三顿饭,给你一份甜点。这些人非常友好。就在这一点,中国人和乌克兰人很相似,但在其他方面却有所不同。但这是正常的,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和价值观,” 阿纳斯塔西娅总结道。